close

為了寫這篇文章,早上預定要畫的圖進度落後了。但我不後悔,因為這是我想說的話,也是我想傳遞的訊息。

 

首先,我要先聲明。雖然在我的生命經歷中遇過許多狗屁倒灶的記者,但我相信在媒體這個辛苦的領域裡,還是有抱持著熱情、同理、公平正義的心在從事新聞報導的人在。可以的話讓我們一起祈禱這樣的好人才能多一點,而靠踐踏別人滿足私己的壞豆子能少一點。

 

會寫這篇落落長的文章,是因為一大早起來就看見了青峰的文,雖然我不是蘇打綠的粉絲,但他的字字句句我非常能感同身受。我也覺得他很勇敢,願意分享這麼多心聲。

 

青峰原文:

https://www.facebook.com/sodagreen.band/posts/557702454288152

 

 

***********************以下是我的個人感想**************************

 

一直以來,我都不斷告訴自己,也不斷告訴家人或身邊的人,媒體講出來的話,聽聽就好,切莫盡信,因為裡頭起碼有80%的操弄成份

 

之所以如此說,是有原因的。

 

高二時隔壁班有位我不熟但也不陌生的同學在校園裡跳樓自殺,他們班後來將門窗都緊閉,我親眼看到兩名男記者硬是想偷偷打開窗戶拍裡頭的狀況,當時的我年輕氣盛,一股火就燒上來了,衝口問:「你們是什麼人?想幹什麼?沒看到人家不願意被拍嗎?」

 

至今我仍然印象非常深刻,想偷開窗戶的男子一臉囂張,冷笑地說:「我是記者,你又是誰?」

 

接 著我們就為了他的「新聞自由」在走廊上吵起來,樓上班級拎著垃圾要去倒(當時是掃地時間)的同學經過看到,曉得我們在吵什麼之後也加入戰局,和我一起對抗 記者。遺憾的是,學生立場相對很薄弱,只能說一些「這是我們學校,請你們出去」等沒有用的話語,記者們氣焰高張地說著「我們是記者,我們有報導新聞的自 由」等高高在上的嘴炮。最後整場爭吵是在我被班上同學拉進教室後才畫下句點,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我們怎麼都不懂要去請學校長官出面處理?是說……請長官來 有沒有用呢?不曉得,這是個不會有答案的謎題。

 

有趣的是,隔天報紙上還是刊了這則新聞,當中我被描述為「隔壁班情緒不穩的同學」。而看報紙的人永遠不會知道那兩位記者當天的行為對剛失去同學的班級來說,有多缺乏道德與同理心。

 

因 此,研究所時我的論文題目就是與媒體報導自殺新聞有關,初步結果證實自殺新聞報導會影響人們的情緒。我還記得當時曾和我的指導老師柯慧貞教授前去參加一場 媒體自律的會議,我們抱著期待,希望能透過微薄的力量來改變社會,希望台灣媒體能和一些歐美國家般重視報導自殺新聞所產生的影響,更期盼當天參與的媒體能 一起簽署不報導自殺新聞的約定。

 

我們也知道這無疑是以卵擊石,會議中有堪稱媒體大老的人士理直氣壯地說這是供需的問題,因為腥羶色的東西就是有比較多人看,所以他們才報,他們也是為了生存;跟著他直接在台上呼籲其他媒體不需要簽這種約定,大家「自律」就好。

 

那 個場子很有趣,從早上到中午過後都像一般研討會般呈現數據、研究結果、研究報告,到了下午要簽署約定的前一刻,會場後方突然架起一整排的攝影機、相機,媒 體真正地湧進是在此時刻,因此最後刊載出來的新聞就是約沒有簽成,至於為什麼需要進行這樣的會議、為什麼需要討論這樣的議題?我們過程中做了多少努力想證 明自殺新聞的報導會造成何等具殺傷力的影響,幾乎沒有人提及,只有少數1~2則平面媒體有稍作整理。

 

光從大部份記者都只在最後一刻才跑進會場來拍相片、報導那當下的內容,聰明的你應該會發現,新聞媒體呈現在你眼前的訊息是多麼的片段刻意安排

 

出 來工作後的某年遇到打流感疫苗的問題,當時社會上吵著該不該打?要不要打?能不能打?有一回我和同事帶著志工學生在校內辦活動,遇到有記者來訪問學生這個 問題,他很明顯地在引導學生回答出他想要的答案,並在最後問了關鍵題:「那你敢不敢打?」學生猶疑地回答:「呃……不敢吧!」

 

相信我,不管前面學生曾提出什麼有意義的論點,都不會出現在新聞當中。會出現在新聞裡的,只有那句「不敢打疫苗」,因為唯有這句話才能用來攻擊政府,這就是操弄

 

媒體多半只會呈現他想給你知道的訊息,如果你把媒體(尤其是新聞)當成是社會的真實,你等於是活在他們的掌心之中,每日聽著他們精心編製的催眠曲,忘了要去分辨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些你可以相信?哪些你得抱持懷疑?以及,哪些訊息其實你大可以不必知道。

 

包括我們在校園裡多少會處理到學生自殺身亡的事件,好幾回都對記者的及時出現感到疑惑,為什麼他們這麼快就得到消息?有時甚至比警察、比救護車來得還早?

 

甚 至也曾經我陪同自殺往生的學生家屬到警局進行筆錄時,記者大剌剌走進警局來詢問我們這群人是否就是該事件的關係人(老實說,我當下已準備好再重演一次高二 時的情景)?警方大概不好意思當著家屬面前回應些什麼,就揮揮手叫記者出去。但後來我發現記者一直在警局外徘徊,且事後他們居然還取得學生的遺書內容。

 

這些厲害的記者究竟是透過什麼管道取得遺書,我不知道,即使我們後來致電懷疑的對象,對方當然是說「沒有」!但我很清楚的是,當記者洋洋得意地揭露這則消息、在新聞中大肆闡述學生家庭狀況時,我卻在電話裡聽家屬哽咽地說那些新聞報導是如何地再度傷害他們。

 

青峰說得很好:「新聞價值不該是用踐踏的方式去對待被訪者、演出者,不該是光用誇張甚至造謠的口吻去吸引目光,你應該要知道,你有多重要,你是可以改變陋習的,你的筆可以改變很多人的價值觀。

 

就 如同在電話裡哭泣的家屬,他們的家庭也許有些狀況,但當記者以正義使者的身份頭頭是道地批判該家庭裡的狀況如何導致孩子輕生時,可有想過難道失去一個孩子 還不是最痛的懲罰嗎?他們何苦還要受你們這些人自以為是法官似地判刑?縱然曾犯過錯誤,也不該是由記者或社會大眾來定罪,更何況所謂的大眾接收到的,往往 是已經過媒體重新詮釋的訊息。

 

正如張懸對新聞媒體講的話裡有這麼一句「你們做的許多事都是別人幫你們付出所有代價」,我在處理這件自殺案例時深深地體會到這點。記者用簡簡單單的幾段話來究責,將早已崩潰的遺族推進更深不見底的地獄;包括在這過程中公器私用將相關訊息透露給媒體的人,家屬的淚水與悲慟,他們都不在乎,他們只在乎這則新聞可以為他們帶來多少利益

 

最 讓我覺得悲哀的是從我高二至今,算算已過了十多年。十多年的光陰歲月,媒體一切如故,還是在做著同樣的事啊!我還是會在新聞或報紙上看見血淋淋的畫面,看 見○○○跳樓自殺被遮雨棚切斷手臂這種足以引起人心不安的標題,在大篇幅自殺報導底下的不起眼處擺上生命線電話,是多麼可笑的「自律」。

 

很心酸,還是有那麼多的新聞媒體,踩著別人的屍體、啃蝕著別人的傷痛在換取私利

 

老實說,真的有那麼多新聞是我們需要知道或關心的嗎?

 

今天哪裡又車禍了?哪裡又死人了?哪裡又有誰跳樓自殺了?哪裡又血跡斑斑了?哪裡又有誰被搶劫砍斷手臂了?哪裡又有正妹出現了?誰又外遇了?誰又流產了?誰誰誰又怎麼了……

 

有了全天候的新聞台,終日以一小時為循環反覆放送相同的訊息。隨便坐在電視新聞前3個小時,就會看到同一則新聞出現3次,遑論那些一整天都坐在電視機前的人。其實這天下來播報的都是同一則車禍新聞,但一天之內撥放了20多次,閱聽者接受到的是20多次的訊息量,內心形成的概念是「好恐怖,這世界好危險,車禍這麼多,以後盡量不要出門了」。

 

偶而,非常偶而地會在新聞中看見關於善心人士或無私助人的報導,看見這樣的新聞時,會感受到社會仍有溫暖的角落。同時我也會想,為什麼不多報導這類內容,讓人們的生活中多一些和平、安詳的氛圍?為什麼要用那麼多威脅、批評、忿怒、對立來堆砌出一個充滿怨氣的世界?

 

過去做論文時曾找到一篇國外相關文獻,它有著雙關語的標題「No news is good news.

 

No news is good news:沒有新聞就是好消息。

No news is good news:沒有任何新聞是好的消息。

 

既諷刺,又真實的結論。

 

媒 體可以傷害一個人,可以殺死一群人,更可以摧毀一個國家。但同樣地,媒體可以溫暖一個人,可以拯救一群人,更可以安頓一個國家。端看置身其中的人如何操作 這項工具,如何善用改變的力量。不只是記者、不只是電視上的名嘴、不只是藝人,包括坐在電視機前或電腦前的你、我、他都是。

 

下次,看到媒體披露了什麼消息,請不要馬上相信,更不要急著散播出去。永遠都要記得沒有100%正確的消息,沒有100%確切的事實,沒有100%明白的真相。永遠都要記得任何媒體新聞當中多少都包藏著個人的私利、個人的解讀、甚至是個人的偏見與斷章取義,就好像當你想說服某個朋友別再和某位你討厭的人交往一樣,你釋放給他的就會是不利於第三個人的訊息。

 

既然媒體是人在操作,自然也脫不了人性

 

你給自己愈多的空間去思考,就愈不會人云亦云、道聽途說,更不會淪為隨媒體盲目起舞的奴隸,而這就是我們這些小小閱聽眾的力量!

 

 

 

 

最後,還是要再強調一次,雖然在我的生命經歷中遇過許多狗屁倒灶的記者,但我相信在媒體這個辛苦的領域裡,還是有抱持著熱情、同理、公平正義的心在從事新聞報導的人在。可以的話讓我們一起祈禱這樣的好人才能多一點,而靠踐踏別人滿足私己的壞豆子能少一點。

 

 

2013.07.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久梓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